民進黨與學者專家(22日)下午在台北舉行記者會,檢視第四次江陳會簽署的協議。對於因技術問題延後簽署兩岸租稅協議,民進黨認為可避免台商財務狀況被中國掌控而遭到查稅等損失,但也顯出政府在政策規劃時的草率,民進黨提出應追究緩簽的責任。
民進黨表示,政府花上千萬元做廣告推銷,「兩岸租稅協議」卻在最後一刻臨時喊卡,政府應該公佈協議沒有談成的真正原因。
民進黨發言人莊碩漢:「有人說是主權的問題,有人說是技術的問題,究竟是什麼?都表示這個議題的複雜性,需要社會的共同討論。而這場鬧劇,江丙坤、賴幸媛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?那他們的責任何在?」
莊碩漢指出,租稅協議緩簽,台商強烈反彈扮演主要角色,而迅速簽署的另外三項與農漁工相關的協議,則攸關千萬弱勢團體,從中也突顯馬政府忽視弱勢及中小企業,只聽大企業財團的聲音。
財政部曾說租稅協議會使台灣個人綜合所得稅增加或小幅減少。專家嚴詞駁斥,資訊透明後,台商會把所有所得留在大陸,反而使政府稅收大幅流失。
台灣智庫諮詢委員簡耀堂:「如果我們以80萬台商,很保守的用50萬的台商做這樣的,一半的稅在兩邊報的話,台灣光是個綜合所得稅,個人的綜合所得稅,一年就要損失300億台幣。」
簡耀堂表示,營業所得稅部分,初期預估也會損失數百億元,而且政府稅收會愈來愈少。
台灣智庫諮詢委員簡耀堂:「一但你被可以無限期的追索這個稅,而你的資料又完全公開的時候,那就我講的,不只是個人,整個公司你隨時都面臨要被清算的問題。這些所衍伸的法律問題,是非常的可怕。」
簡耀堂指出,租稅協議對台商和台籍員工將造成非常大的傷害,甚至面臨入獄的險境。
新唐人亞太電視 陳進交 王瑞雅 陳美生 台灣台北報導
其他推薦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