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現代化的科技發展,使得很多傳統行業慢慢式微,但是,也有人堅持用傳統的方式為環保盡力,南投縣草屯鎮有一位胡?虎先生,他將沒有燃燒完的煤炭回收後再製作成煤球,他從事這行業已有48個年頭,雖然這樣,媒球的銷路沒有以前好,但是他仍樂在其中。
早期從拌土到成型是純手工製作,現在已改良成半自動化,煤球成型之後要經過十天左右陽光的曝曬後,完全乾燥才算是成品也算是看天吃飯的行業。
業者胡?虎:最早是用(手工)撞擊是二十多年後才用(機器),以前是磚窯、火車、發電廠燃燒的廢料回收再製造,現在不是,現在比較高級是木炭灰。
現代很多人不曾看過煤球,其實它經濟、實用又安全,一個煤球至少可以燃燒6小時以上,對於需要長時間燉滷食物的顧客來說提供了安全免看顧的方便性。
顧客張先生說﹕尤其煉雞精特別好用,又安全安全性又高,這種滷豬肉肉質特別好
受金融風暴影響,經濟不景氣,原油瓦斯不斷的上漲,而這種已經落伍的煤球卻是經濟又安全的最佳替代品。
新唐人亞太電視 范志禧 賴秀女 黃秀桂 台灣南投報導
其他推薦:
全站熱搜